1“四大”继续领跑,国产仍被压制
[中关村在线音频频道原创]2017年第一季度,耳机行业与去年年末相比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毕竟新的一年大幕才刚刚拉开,很多厂商还在蓄势待发,所以Q1耳机行业更多的是呈现出延续2016年末行业状态的态势。各大厂商赶在去年年末发行的一波产品,在今年Q1进入了重要的宣传期,各种厂商自己组织的巡回线下新品试听活动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因此用一句话来概括2017年第一季度耳机行业的状况,就是“波澜不惊,按部就班”。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具体分析一下今年Q1耳机市场的ZDC数据。
“四大”继续领跑,国产仍被压制
从Q1消费者对于耳机品牌关注度来看,铁三角、森海塞尔、AKG、索尼这四大品牌受到的关注度依然是最高的,这也显示了传统耳机大牌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在整个市场关注度占比中,关注排名前十的品牌总占比达到57.6%,而“四大”就占到了37.1%。而在前十中,除了漫步者是国产品牌,其余的全部为外国品牌。值得一提的是漫步者的Q1总关注度跃升到第五,比去年全年的总关注度提升了一位,漫步者在2017年初发布了自家最新旗舰头戴式耳机H880,这款表现出色的耳机应该为漫步者的关注度提升贡献了不少力量。从1、2、3月各分月的关注度来看,虽然数据略有波动,但“四大”地位没有任何变动。
有的人可能会提到像HiFiMAN、qdc这样的国产耳机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准,为什么国产耳机品牌的整体关注度还是这么低呢?这个其实不难理解,个别厂商的情况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状况,HiFiMAN、qdc只能代表中国厂商在全球耳机领域取得的最高成就,但绝大部分国产耳机厂商的技术水平依然非常低。而且在规模化生产程度上,几乎没有哪个国产耳机厂商能够达到“四大”那种巨无霸的规模,也没法将产品的品质能够控制到像“四大”那样不管高端还是低端都处于比较稳定的水准。要想在这些方面提高,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规模的扩大,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看看“四大”哪个不是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关注度前十的品牌里,最年轻的可能就是苹果了,但那是个特例,不具备代表性。对于一般人来说,选择耳机还是会首选常规耳机品牌。这样的状况短时间内是很难改变,音频技术的积累无法一蹴而就,而品牌文化的积累更非一日之功,所以国产耳机厂商要沉得住气,一定要避免急躁和投机的心理。
2购机预算提高,无线暗流涌动
购机预算提高,无线暗流涌动
在撰写2016年度耳机ZDC报告时,笔者曾经指出1000-2000元这个价格区间的关注度较2015年有较大的提升,从2017年Q1的关注度数据来看,这一区间的表现依然抢眼,达到了关注度的第二位。这并不奇怪,1000-2000元这个价格区间不管是高档时尚耳机还是入门HiFi耳机,都是很多人考虑换耳机的首选,比如铁三角的MSR7、索尼的1A、beats的solo3、AKG的K701、森海塞尔的MOMENTUM 2.0等这些热门耳机,就都是处于这个价格区间,不排除将来这一区间的关注度会上升至第一位的可能。虽然100-300元以及100元以下的关注度目前看都比较高,但从行业近年的发展趋势看,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对更高音质的追求,这些低端耳机的生存空间将来会被进一步压缩,相应的300-600元、600-1000元这两个区间的关注度极有可能继续增长,成为继1000-2000元之后的第二位和第三位。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敢断言2017年就是无线耳机的元年,因为从数据反映来看,无线耳机的关注度占比在Q1依然不到30%,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的关注度。但这不代表无线耳机就完全没有动静,事实上,这两年无线耳机的进步速度非常快,尤其是高音质无线耳机已经陆续上市,aptX乃至aptX HD这样的高规格无线传输技术逐渐普及开来,典型代表就是FIIL DIVA和铁三角DSR9BT,尤其是后者,作为“四大”成员之一的铁三角,直接以高规格杀入高音质无线耳机领域,就已经说明行业的风向可能真要转了。后续还会不会有其他老牌耳机大厂加入高音质无线耳机的战争?我们认为非常有可能。事实上,4月份的时候德系老牌耳机大厂拜亚动力也发布了旗下首款高音质无线蓝牙耳塞Byron BTA,虽然这事情不是Q1的,但可以佐证我们上述的判断。拜苹果在手机上取消3.5mm耳机接口所赐,无线耳机的热度今后肯定不会低。还是在4月,小米新发布的小米6手机也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这个信号应该引起耳机厂商的足够重视,我们拭目以待。
3动圈关注度反超,头戴式地位稳固
动圈关注度反超,头戴式地位稳固
2016年的全年耳机ZDC数据中,动铁耳机以66.7%的压倒性关注度而位居第一,而今年Q1的情况却有了戏剧性的变化,动圈耳机以高达88.2%的关注度跃升榜首。当然,这只是第一季度的情况,与全年的情况还是有区别的。之所以动圈耳机关注度企高,很可能与Q1没什么动铁新品发布有关。而关注度通常与厂商的集中宣传期有关,比如在Q1就有拜亚动力全新动圈次旗舰阿米罗的一个相对集中的宣传期,此外还有FOCAL、魔磁、漫步者等一批主推的动圈耳机上市,因此动圈耳机关注度上升就可以理解了。Q1新发布的这些动圈耳机里,基本都是头戴式耳机,这也显示出动圈耳机在头戴式耳机中的绝对统治地位。
2017年第一季度消费者最关注那种佩戴方式的耳机?这个依然没有悬念,头戴式和入耳式占据了绝对优势,二者的关注度总比例能占到74.8%。这两种佩戴方式也是目前最常见的耳机佩戴方式。耳塞式的排名也没有变动,而后挂式与耳挂式耳机的关注度与2016年全年关注度相比则互换了一下位置,占比继续垫底。由此可以看出,大家还是更容易接受常规形的佩戴方式。未来这个格局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耳塞式虽然退出了主流佩戴方式,但关注度基本比较稳定,毕竟它是有多年的群众基础的。未来的变数在于入耳式和头戴式二者的关注度,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等移动播放设备,入耳式的关注度很有可能会逐渐与头戴式持平,甚至反超。
总结:
2017年第一季度的耳机市场总体企稳,没有什么爆炸性的新产品或新事件,一切沿着2016年末的惯性在前行。不过这样的平静相信只是暂时的,Q2一定会有厂商率先打破这种平静。据目前所知,拜亚动力已经在4月全面上市了其HiFi级别的蓝牙耳机Byron BTA,老牌德系大厂对于高音质无线产品的跟进,思路与铁三角应该是不谋而合的。一片高音质无线耳机的蓝海即将呈现在人们面前,国产耳机厂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我们在高端耳机领域已经取得了成就,现在是时候对中端耳机和无线耳机发力了。不过这不意味着简单的走量,而是高品质与适中价格的结合,我们其实不缺做好音质的功力,而是需要更广的市场普及度和品牌认可度。
4ZDC报告调研方法说明
ZDC报告调研方法说明
1.关注度研究方法
本报告主要根据ZDC自主研发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关注度分析系统”进行研究。该系统每日24小时不间断跟踪中关村在线网站以及嵌套中关村在线网站产品库的其他合作网站的网民上网行为,并将来自不同IP的网民进行分类归属,综合耳机相关厂商、品牌等获得的点击,统计出网民对耳机的关注度。
关注度:亦或关注比例,是以百分比形式表示某类信息的点击数在同类信息中的所占比例。关注度高,表示该信息越受消费者重视,关注度可作为分析历史形势和预测未来发展的有力数据支持。
2.市场规模研究方法
ZDC充分运用中关村在线自身产品库优势,以及在厂商、渠道商、行业等方面的良好资源,通过直接和间接调查获取一线信息以及第二手研究材料,并由ZDC市场分析员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评估、分析,最终获得可发布的ZDC研究报告。
•直接信息渠道
中关村在线在全国拥有85家分站,各地分站均派驻调查员。专业分析师与调查员与当地厂商、经销商、用户保持直接紧密的关系,定期对当地市场进行调查跟踪,获取第一手数据与资料。
•间接信息渠道
立足中国ICT行业的中关村在线在建立10余年期间,与相关行业协会保持紧密联系,可定期从行业协会获取大量产业与市场方面的动态数据和信息。
作为位居中国科技专业网站前列的中关村在线与众多上游厂商、制造商、渠道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厂商、渠道商也会不定期将最新的信息告知中关村在线。
ZDC还从第三方获得数据及资料,了解整个中国ICT市场状况与发展趋势,追踪相关重点企业或厂商在产品技术、市场与竞争策略、销售与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二手调查数据和资料来源为:新闻报道、行业媒介、企业年报、Internet/Web站点以及其他有利于本报告的资料。
附录:法律申明
本报告为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制作,由中关村在线网站享有完整的著作权(包括版式权)。报告中所有的文字、数据、版式、图片、图标、图表、表格、研究模型、创意均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及相关国际知识产权公约的著作权保护。未经过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基于任何商业目的使用本报告中的信息(包括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本报告中部分文字和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相关权利为原著者所有。未经过原著者和本公司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本报告中的信息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本报告中相关市场预测主要为ZDC分析师对用户关注度调查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结合、线上与线下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了多重调研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严格把关,多次进行细致的人工筛选,保证其信度和效度,最后通过专业统计分析平台进行数据清理和分析,找出数据间的相关性,做出相应的判断和推测。
本报告发布的调研数据部分采用样本调研方法,其数据结果受到样本的影响。由于调研方法及样本的限制,调查资料收集范围的限制,部分数据不能够完全反映真实市场情况。本报告只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作为市场参考资料,本公司对报告的数据准确性和分析、预测结果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包含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版式、图片、图标、图表、表格、研究模型、创意)的著作权属于本公司,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及相关国际知识产权公约的著作权保护。对于本报告所有内容的复制、编辑(意指收集、组合和重新组合),本公司享有排他权且该排他权受法律保护。对本报告上述内容的任何其他使用,包括修改、发布、转发、再版、交易等行为将被严格禁止。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权利。
本报告及其任何组成部分不得被再造、复制、抄袭、交易,或为任何未经本公司允许的商业目的所使用。如果正版报告用户将ZDC提供的报告内容用于商业、盈利、广告等目的时,需征得ZDC书面特别授权,并注明出处“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
如果正版报告用户将ZDC提交的报告用于非商业、非盈利、非广告目的时,仅限客户内部使用,不得以任何方式传递至任何第三方机构、法人或自然人。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权利。
本公司充分尊重报告中他人的知识产权。如果您确认您的著作权以某种方式被侵犯,并且该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请向本公司提出著作权投诉。
本报告有关著作权问题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本公司保留随时解释和更改上述免责事由及条款的权利。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