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耳机 > 新闻 > 深度剖析 国产耳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深度剖析 国产耳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eNet硅谷动力 【转载】 2005年11月28日 06:47 评论

  自从1979年,世界第一台随身听TPS- L2诞生,随身听的发展和普及,我们身边的耳机也越来越繁多起来,曾经的SONY,AIWA,松下的三分天下,到森海塞尔巨鳄来袭,到如今百家争鸣,一直以来国内耳机中高端市场都是外国人的天下,国内耳机始终摆脱不了地摊货的形象!国外耳机品牌始终以高质高价的姿态盘踞着中高端耳机市场,而国产耳机却在以“亲切”的价格维持着低端市场中的苟延残喘。  

  国产耳机的昨天——混乱,造假和仿制

  长久以来在国人的心目中的国产耳机形象一直摆脱不了做工粗糙,音质低劣的形象。当然,我国耳机事业起步较晚,而对于高档耳机的研究不是光靠技术那么简单,它需要长期的经验的积累和对音乐的理解。国内耳机厂商的规模和实力一般来说要弱于国外厂商,全新的设计一款耳机需要大量的实验和投入,完成一款较为高档的耳机在研发中的投入并不是每个厂商都愿意付出的。

  而如此研发生产出来的耳机如果一上市销量不大的话,它的单体成本并不会低于同音质水平的国外耳机,甚至更贵,如果我们能作的出音质与888媲美的耳机,但是价格与它相当,我想更多的人并不会那么支持国货而宁可选择SONY的产品。因为国产耳机是从头开始的摸索,期间消耗的精力和财力要远高于国外生产厂商的系统设计和长期经验的积累中的系列产物成本。因此在这个方面国产耳机失去了他本该拥有的国产的优势——价格。如果国产耳机不能在价格上有个明显的优势的话,在品牌效应的影响下,更多的消费者还是会对国外耳机更有信心。 


深度剖析 国产耳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子虚乌有的SONY MDR-E889 

深度剖析 国产耳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这个包装更像是SONY原装产品 

深度剖析 国产耳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同样是假冒的iPod耳塞

  于是国人找到了降低成本的办法——抄袭。但是一直以来国人将自己的抄袭水平用在了作假上,君不见所谓的国内组装的SONY耳机遍布街头,美其名曰SONY在国内组装的,但实际上不过为某个深圳小厂的作坊产物,随着森海塞尔的热销,MX500的造型更是被国人抄袭的滥的无法再滥,其中以次冲好者更是不记其数。由于外型设计的完全节省,在添加了粗劣的播放单元后,那些商家就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向耳机渠道中销售开来,利润单薄却以量取胜。有业内人士说过一条仿制MX500的国产耳塞作为一些MP3的配机耳塞出厂价仅为2.5元,中国人的盗版一直是世界闻名的,但是这是个臭名。  

深度剖析 国产耳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铁三角的ATH-CM5

深度剖析 国产耳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铁三角CM5推出之后,国内马上有厂商做出了外观与CM5一模一样的耳塞

深度剖析 国产耳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国人的学习能力和制造工艺非常强,连A8都能仿造出来。如果把这精力放在研发产品方面而不去仿抄别人,那中国的工业将会飞速发展

1 2 3 下一页
本文导航
频道热词:LED照明  移动电源  音箱  
视觉焦点
耳机新闻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耳机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查看完整榜单>>